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争夺柘汪口
来源 :  21:20:19

柘汪位于赣榆的东北,是赣榆县的重要港口。抗战时期,由于日军一直控制着连云港和青岛两大港口,因此,由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驻扎并日夜守卫的赣榆县柘汪口,就成了滨海抗日根据地乃至整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从海上连接华中新四军和山东渤海抗日根据地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图片6.png


日、伪军对柘汪口被八路军控制很不甘心,频繁地进行骚扰、破坏,尤其是1944 年后,敌我针对柘汪口的争夺变得更为激烈。7月间,在即将对滨海区“扫荡”前,日军加紧对柘汪进行袭击和破坏。17日,4架敌机飞临柘汪上空,投弹8枚,并用机枪进行疯狂扫射。日军对柘汪的狂轰滥炸,炸死1人,炸伤2人,毁坏房屋数十间。

8月18日,日、伪军万余人分13路“扫荡”滨海地区。20日,敌机又一次在柘汪口低空盘旋,扫射出海船只;敌汽艇也在海口游弋、封锁货船出口。

驻守赣榆的八路军主力为滨海军区第23团,团长为胡继成(1944年7月任滨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政治委员王德贵。面对敌人的大举“扫荡”,23团根据军区首长陈士榘等的指示,采取“敌进我退”战术原则,避开其锋芒,转移到外线寻机歼敌,以打破敌合围计划。

图片7.png胡继成(左一)、叶建民(左二)等1942年在苏北


21日,即日、伪军合围坪上的前一天,23团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团首长分别到各营去:团长胡继成率2营,政委王德贵率3营,参谋长叶建民率司令部机关与1营一起行动。各部在召集参谋人员和侦察分队开了紧急会议、对部队行动作出部署后,即按计划分头行动,顺利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22日,敌沿海“扫荡”部队占领了柘汪、安东卫等地。

日、伪军随即开始分片“清剿”,23团各部则和地方武装、广大民兵密切配合,主动出击打击敌人,开展反“扫荡”斗争。为了重新夺回柘汪口,在围攻朱苍、湖子日军临时据点后,又向朱堵和欢墩埠发起强攻将敌人击溃,并在小口、石桥、苏家岭、小龙头等10多个村庄顽强地打击四处“扫荡”之敌。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军民神出鬼没的打击下,日、伪军坐卧不安,日夜提心吊胆。9月5日晨,在根据地军民连日围扰下,安东卫之敌不支,分两路逃至柘汪。23团以一部占领安东卫,另一部乘胜追击,以扩大战果。在地方武装、民兵的配合下,伏击了九里七、韩口、小口等10多个村庄之敌。同日,原驻柘汪之敌一部南逃,也在龙王庙遭我军袭击。敌惶惶不可终日,于6日狼狈逃出柘汪,分两股从海上、陆地窜回青口、赣榆县城(今赣马城里村)。柘汪再次回到人民手中。

在这次保卫海岸线、收复柘汪口的斗争中,23团共作战30多次,毙、伤、俘敌小队长以下计180多名。

图片8.png1944年9月9日,《解放日报》关于滨海军民反“扫荡”胜利的报道


作者:
下一条 : 海边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