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耙齿凌遭遇战
来源 :  21:05:41

1944年6月下旬,新四军第1师第3旅展开了以反据点为中心的攻势作战。第3旅7团奉命由阜宁县益林镇返回苏中第4军分区。团长兼政委彭德清、副团长张云龙带领部队在23日上午进入如中的耙齿凌。部队正在行进之中,突然与迎面而来的一股日伪军遭遇。

图片1.jpg彭德清


原来在同一天,驻栟茶日军加藤中队100余人和伪军26师欧阳志诚部400余人,利用晨雾奔袭如中地区,妄图寻歼活动于如中地区的我如皋县党政军机关。日伪军先与如皋警卫团一部遭遇。县团处于不利地形,主动转移。日伪军一时得势,便窜到葛家兜,继又向北窜到耙齿凌,他们也未曾想到与长途行军的新四军第7团主力在此碰上。

耙齿凌所在地为河滩,因一条河从这里弯了9道弯,形成耙齿状的地形,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耙齿凌”。第7团团长彭德清迅速察看地形,确定以耙齿凌和夹沟为中心区域进行围攻。一面组织教导队组织正面防卫,一面安排人员迂回至敌人后侧,形成包围圈。

敌人首先向新四军开火,一部分从正面向7团猛扑,大部分则从西边迂回上来。敌人极为骄横,不择地形,以一路密集队形前进。7团最初只有少数通信、警卫短枪人员抵抗,待整个部队展开到位后,连续挡住了敌人4次冲锋。2营6连连长彭家兴率领全连战士向着敌人指挥官方向冲杀,跟40多名日军、100多名伪军展开白刃战。经过一番血战,6连终于歼灭这一股日伪军,彭家兴为活捉日军指挥官而负伤。1营的战斗英雄陈福田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一直把日军放到跟前,然后持枪领先冲入敌群,被3个日军缠住,这3个日军,一个上阵,两个助威,一对一的和他拼刺刀,一个被他刺穿了胸膛,第二个被挑着脑袋撩倒了,就在他刺死第二个的时候,第三个日军推上子弹朝他打了一枪,陈福田身负重伤,在牺牲前,还赶上前去还了日军一刀。在接着发起的一次冲锋中,3营副营长吴景安带领一个班战士,深入敌阵,以一当十,勇猛杀敌。吴景安负伤后仍顽强地指挥战斗,直到最后一息。排长陈学能率领两个班的战士实施突破,先用密集的手榴弹把敌人打压下去,接着以白刃肉搏,把敌人队形切断,向东进逼。

此时,7团前卫从东边包围上来,形成包围铁阵。敌人不得不把主动进攻改为拼死突围。7团逐渐收紧包围圈,敌人被切成几个小段,相互失去联络,最大的一段有四五十人,敌人拼命抵抗,每次都碰得头破血流,日军加藤中队长也在混战中被击毙。7团从四面涌上来,追逐、俘虏溃散之敌。

在地方武装、民兵群众配合下,7团经过两小时恶战,击毙日军中队长加藤大尉以下100余人、伪军100余人,俘日军小队长以下14人、伪军200余人。新四军指战员近100人捐躯,200多人负伤。

耙齿凌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对串场河以北地区进行“扩展清乡”的阴谋,对“清乡”区内抗日军民全面开展反据点斗争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年8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报道耙齿凌白刃战,称其打响了反“扩展清乡”胜利的第一炮,创造了车桥战役后第二次大捷。

图片2.jpg


作者:
上一条 : 南坎攻坚战
下一条 : 双灰山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