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双灰山战斗
来源 :  18:00:54

1941年,新四军第 1 师兼苏中军区在挫败了日军秋季大“扫荡”后,更加明确了对于我之基本区和重要基点,应坚决与敌争夺,使其久占企图不能得逞,以改善我军态势,保障基本区相对稳定。其时,第1师把基本区选定在东台以东,以三仓镇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各约15公里的沙荒滩涂地带。这里人烟稀少,交通闭塞,不便于敌活动,却有利于新四军回旋,还可成为向海上发展的依托。同时,如皋东部与三仓镇呈犄角之势的丰利镇,靠近如皋、南通,我难以长期保持控制,但在丰利展开争夺,可钳制、调动敌兵力,直接策应三仓的争夺,因此也成为敌我反复激烈争夺的一个战略要点。

19416 月开始,新四军第1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广大民兵、游击队配合下,同日伪军展开了长达8个月的艰苦卓绝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战丰利,保障了三仓基本区的相对稳定。其中,发生于12月上旬的双灰山战斗打得尤为激烈。

图片13.png

12 7日,日伪军集中 2000 多人,兵分三路向新四军第1师师部驻地丰利进攻。其中一路是掘港的日军1个中队,有 7080 人,加上伪军特务团、独立团,约580余人,从丰利东南进行迂回,与另两路敌人相隔较远。7 日晚,这一路日伪军到达顾家桥宿营。得悉敌情的粟裕部署师直属特务营阻击掘港之敌靠近丰利,第38团隐蔽集结设伏,负责歼灭该敌;第37团打击另两路敌人。第3旅旅长陶勇受领任务后,以8团在丰利东南的双灰山附近设伏,并联系当地游击队配合主力。半夜,游击队发现花市街方向有来犯日伪军,遂以“麻雀战”诱敌,东一枪西一枪,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入到我军主力埋伏的区域。

师部特务营提前占据双灰山有利地形,依托河边房屋构筑防御工事,卡住敌军必经之路。810时,战斗打响。敌人用猛烈的火力做掩护,多次向强渡小河进攻,均被特务营击退,为8团部署兵力争取了时间。15 时,日伪军到达管家庄桥一带。师部特务营与敌周旋,边打边撤,引日伪军进入新四军 8 团等设伏的“口袋阵”。其时,天下大雨,8 团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日伪军惊恐万分,打边后退,凭借双灰山两座大庙顽抗。新四军紧追不舍,将日伪军包围。当晚 19 时,新四军向双灰山日伪军发起总攻,经 3 小时激战,歼敌大部。这时雨也停了,群众抬来几桶煤油浇在荒田的草上,点着荒草,火光冲天,战士们就在火光里搜索敌人。日军分队长羽田负了伤,上等兵松野觉背他躲在一个牛棚里。天亮后,羽田和松野觉(后经教育参加新四军)被新四军活捉。

图片12.png日军分队长羽田双手举械投降


此战,击毙日军 30 余人(包括敌南浦襄吉派的督战代表小野大山),生俘日军 4 人(其中2名伤重,后死亡),击毙伪军团长以下 200 余人,生俘伪军190余人,缴获重机枪 6 挺、轻机枪 25 挺、步枪 400 余支、迫击炮 2 门。新四军伤亡 60 余人。

双灰山战斗保卫了战略要点丰利,予敌以重大杀伤,直接策应了基本区中心三仓的争夺战,同时也锻炼了部队,鼓舞了当地群众。


作者:
上一条 : 耙齿凌遭遇战
下一条 : 冈沟河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