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抗日山烈士陵园
来源 : 《初心之旅》 10:23:17

抗日山烈士陵园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的班庄镇,抗日山原名马鞍山,陵园落成后改名。1941 年7 月7 日至1944 年7月7 日三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一边抗日,一边在此为烈士兴建陵园,抗日山烈士陵园因此得名。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

抗日山烈士陵园广场.jpg

抗日山烈士陵园广场

整个陵园占地40 余万平方米,依山而建,背山面水,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堂、纪念馆、碑廊、国防园和东西两大墓群组成,建筑总面积24 万平方米。陵园内不但建有中国抗日军人纪念碑,还建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墓区共建有751 座坟墓,安葬着800 余位烈士的忠骨,墓碑上铭刻着3576 位烈士英名。陵园共分为八个坡段,每个坡段均建有不同风格的纪念建筑物,通过363 级石砌台阶可直达山顶。

抗日山烈士陵园全景.jpg

抗日山烈士陵园全景

陵园第一坡段建有陵园大门和用花岗岩块石铺设的大型纪念广场,占地面积达3600 多平方米,可一次容纳1 万多人。第二坡段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碑廊。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1245 平方米,门额由著名军旅书法家武中奇题写。馆内藏有文物65 件、书画150 件、重要文物复制品52 件,其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的合影,彭雄、田守尧、朱爱周等烈士遗照,杨得志、唐亮、王六生、刘西元、周贯五、梁兴初、李执中、刘白涛、华诚一等人的题词、题诗和挽联。第三坡段建有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冢高8.4 米,冢前立有三联碑。中碑是“小沙东海战烈士冢”,两侧分别有陈毅元帅和陈士榘上将的亲笔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背面是滨海军区政治部撰写的《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这里安葬着彭雄、田守尧等16 名新四军干部的遗体。第四坡段建有两块造型独特的纪念碑——“国际友人汉斯·希伯同志纪念碑”和“日本国友人金野博同志纪念碑”。第五坡段建有符竹庭将军的六角石墓,墓高5.2 米,正面镶嵌着符竹庭将军的彩色铜像,两侧有罗荣桓、黎玉、肖华等人的题词以及中共滨海区党委撰写的《竹庭悼文》。第六坡段建有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塔高8.3 米,是一座花岗石雕刻的大炮形建筑,炮口直指蓝天。纪念塔正面是山东省临时参议会敬献的碑文和参议长杨希文的挽词。纪念塔基座为五面,每面镶嵌着记录烈士英名和战绩的石碑。第七坡段建有抗日烈士纪念堂,是抗日山最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42 年,为仿延安窑洞式建筑,面积193.5 平方米。纪念堂前面是一座方锥体纪念柱,柱高4.15 米。正面题有“烈士英名垂千古”七个大字,东面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部撰写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北面为朱德撰写的《抗日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碑文,西面为《抗日烈士英名录》。纪念堂内有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谷牧、陈士榘等26 位革命先辈的碑刻。第八坡段建有抗日山烈士纪念塔和烈士纪念亭,位于山顶最高处,均建成于1942 年。纪念塔为正四面体,边长1.45 米,高14 米,四级底座用本地产花岗岩砌成,四角塔柱为整块青灰色花岗岩刻槽磨圆加工而成,塔顶为地球造型,地球造型上矗立着铸铁的八路军战士戎装像,一手执旗,一手持枪,面向东南方。塔的正面题有“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东面是《抗日烈士英名录》和《抗日五年主要战绩》,北面是《抗日烈士英名录》,西面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部撰写的碑文。纪念塔西侧是六角烈士纪念亭,高7.9 米。

抗日山烈士纪念塔.jpg

抗日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抗日山烈士陵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为抗战烈士兴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安葬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英烈最多的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地址: 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抗日山烈士陵园

电话:0518-86558000

网址: www.chinamartyrs.gov.cn/

LingYuanZhanShi/C048/index.html


作者:
上一条 : 安峰山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