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纪念馆位于邳州市八路镇岠山脚下。
小萝卜头纪念馆正门
小萝卜头纪念馆以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宋振中的昵称冠名。宋振中是宋绮云、徐林侠烈士的幼子,1941 年3 月15 日生于西安,八个月大时随母亲徐林侠被捕入狱,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之中,营养不良,使其头大身体矮小,狱友昵称其为“小萝卜头”。1946 年7 月,经宋绮云交涉,监狱当局同意宋振中随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东北军爱国将领黄显声学习语文、算数、俄语。每天由特务押送到楼上去上课,下课后再押回女监。时间久了,特务放松看管,让他独自来往,成了狱中唯一“自由行动”的小犯人。他利用能在监狱中“自由行动”的便利,为监狱里的党组织传递各种情报和信息。他经常把地下党的关怀和胜利的消息传给难友,被难友们称为送消息、送温暖、送喜讯的“小天使”。 某天,难友胡万春因受重刑胃病发作,吃不下又霉又硬的米饭。他把这个情况告诉妈妈,妈妈马上把在狱中做苦工赚钱买来的面条煮了一碗,让他送去。1947 年8 月,狱中地下党支部决定让韩子栋越狱,徐林侠用旧布做了一件上衣和一条小口袋,让宋振中送去。黄显声将军凭借“优待”订一份《中央日报》,他把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写成纸条,让宋振中悄悄带到楼下给难友们看。1948 年秋,徐林侠全身浮肿,病得很重。经过难友们的斗争,敌人同意她到磁器口镇看病。开始特务不让宋振中跟去, 经几番斗争方应允。在去小镇的路上,他懂事以来第一次看到人间世界,回到狱中向难友们叙说所见所闻,大家为他的天真和无辜受害而流下心疼的泪。1949 年9 月6 日国民党溃逃前夕,宋振中与其父母一同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松林坡,被害时年仅8 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及其父母为革命烈士。
室内布展
纪念馆由全国著名建筑大师齐康的弟子——东南大学教授张宏设计,2005 年4 月动工兴建,2006 年4 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6 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 平方米。主体建筑两层,局部三层,为钢筋水泥结构。一层为主展室,共六个展区,陈列了200 多幅图片和史料实物,展示了小萝卜头(宋振中)及其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一家三口被捕后,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贵州息烽集中营、贵阳麒麟洞秘密监狱中的生活状况和惨遭迫害的情景。二层为多功能放映厅和图书室。放映厅播放电视剧《小萝卜头的故事》及其他革命传统教育的影视资料。图书室有多种革命内容的书籍,供参观者阅读。馆前广场上建有“一门三烈”汉白玉雕像。馆后红梅广场占地6 万余平方米,可容纳万人开展纪念活动。广场上建有“小萝卜头”人物雕像,种植万株红梅,周围栽植雪松、石楠球、大叶女贞、广玉兰等十余种树木供游人观赏。馆前龙泉湖占地2.5 万余平方米,与南面的岠山山水相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一门三烈”雕塑
小萝卜头纪念馆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