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是个约有200户居民的小镇,位于阜宁县城西南,水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陈集原为盐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之一,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就曾驻扎在附近的停翅港。1943年,日伪对盐阜大“扫荡”后期,日军第35师团崖畅也中队侵占该镇,安设据点。其主力驻守于镇西头几所坚固民房,1个班兵力驻镇东小庙,镇外围和主要交通要道的地形均作了改造,修筑了碉堡、掩体、围壕等工事。
陈集据点的存在严重威胁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安全。新四军第3 师8旅首长决心趁敌立足未稳,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采用四面包围的战法,多路进攻和重点攻坚相结合,并周密部署阻援兵力,坚决拔除陈集据点,以争取盐阜区反“扫荡”的主动权。陈集围歼战由新四军第3 师副师长兼8旅旅长张爱萍统一指挥。战前部署大致为:由23团1、 2营5个连担任主攻,旅特务营1连和旅侦察队配合。22团等参战部队分担阜宁等方向的阻援任务,使陈集日军孤立无援,保障 23 团全力攻歼。
陈集战斗经过要图(1943年3月25—26日)
1943年3 月25日晚 8 时半,新四军8旅23 团在团长胡继成的指挥下,进至离陈集东北 100 多米处的太平庙展开。1营在西侧,2营在东侧迅速接近敌主力阵地,冲进无水的圩壕。1 营2 连由东向西南猛冲,击毙敌驻地北的复哨。1 营随后封锁了敌驻地北门。2营5 连的先头班偷越过敌圩河的木板桥,在桥头击毙敌复哨,5 连主力乘势冲进敌东北圩壕内,迂回到敌驻地南门。各分队连续向敌投弹、射击,将一间屋内的 20 余名日军全歼于睡梦中,缴获机枪 2 挺,掷弹筒 1 具,步枪 20 余支。1 营 3 连亦趁机占领陈集西北角的数间民房,向敌猛烈射击。此时,攻进镇东小庙的23团2营6连因未遇到敌人,亦加入攻击敌主力的战斗。敌逐渐退守于镇西桥东2 座未建成的碉堡内顽抗,我特务连即刻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监视敌人。至此,陈集之敌被我严密包围,虽2次反冲击,均被击退。
这时天下起小雨。旅首长决定发起攻击,迫使敌向我有重兵设伏的西北侧突围,以便将其全歼于运动中。26日拂晓,旅特务营1连加入战斗,协同从南河沿向西南角敌碉堡猛攻。敌人妄图反冲击,遭重大杀伤后撤退,只得龟缩顽抗。8 时许,旅侦察队组织了 29 人组成的奋勇队,突击占领了与敌人一墙之隔的 2 个猪舍,连续向敌人投掷手榴弹,毙敌数人,缴获机枪 1 挺。此时,2 连亦攻入院内,击毙敌重机枪手,缴获了重机枪。残敌约 20 余人从西北角突围,转向东北逃命,逃到郑家庄前,被打援的22团消灭。至此, 全歼陈集据点守敌日军中队长崖畅也及以下 89 人,缴获重机枪 1 挺,轻机枪 5 挺,掷弹筒 3 具,步枪 55 支,手枪 1 支,战马3 匹,弹药 40 余箱,防毒面具、钢盔各50 余具,其他军用品甚多,烧毁敌电台1架。
陈集围歼战全歼守敌,缴获颇多,创造了敌后平原攻坚战与歼灭战的光辉战例。
战士们在陈集围歼战缴获品前留影